内蒙古大学
|

特稿丨实践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4-03-13

字体:

关闭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开展“课堂革命”,加强实践教学,推广网络思政课程等措施,理论与实践联动,知识讲授与情感价值共鸣共振,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思政课教师生动鲜活地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道理、情理、事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年来,内蒙古大学一体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凝心铸魂,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内蒙古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创新实践教学、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上下功夫,一体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实效。

一 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基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大思政教学的重要依托。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嘱托,聚焦红色文化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了“乌兰夫纪念馆”“土默特党性教育基地”“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世界反法西斯海拉尔纪念园”“兴安盟一馆三址”“敖汉干部学院”等一系列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与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课程共建、理论共研”的系列专题合作,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榫接点”,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中,使思政课程更立体、课程思政更聚焦,形成“同源聚焦、同向同行、师资共享”的大思政教学体系,推动红色文化同课程体系深度融入、有机融合。学校同乌兰夫纪念馆持续开展的系列大思政实践教学项目《聚焦红色文化展馆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入选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联合评选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学校和乌兰夫纪念馆成为首批入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单位。系列红色文化大思政实践基地的建立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树立大思政实践教学品牌提供了范例。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土默特红色教育基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联合乌兰夫纪念馆申报的大思政实践案例入选国家革命文物主题“大思政课”优质资源项目

二 云数智能互联——实践平台引领大思政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数字科技应用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学校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云端资源平台与校园文化德育相结合的数字大思政魔方,坚实做优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拓展网络思政主渠道,以数字化、生活化推动沉浸式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谋定思政实践资源平台化建设目标,积极开展思政虚拟仿真为主线的实验教学、资源共建、课程改革和科研项目。一是高质量建设了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虚拟仿真教学课堂全覆盖,并示范性承办了教育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全区“开学第一课”实践教学联动直播,思政实验课成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亮点。二是同全区各盟市合作建设了大思政实践资源平台,集合了全区132处优质VR实践教学资源,累计超20万人次在线体验,实现了全区资源覆盖的思政仿真实验资源“云端共享”,让思政课活起来火起来,提升了实践教学安全性、便捷性。三是为思政深度学习提供有力的数智化支持,学校基于“共享平台”的全景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了“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知识库”,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有机融入仿真教学体系,为个性化、深度化的思政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时代化路径;四是建立了“校园红色影院”,以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学生导学、专题研学等方式构建了生活化的思政社群。学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系列举措获得了良好成果,《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虚拟在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入选教育部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课程改革优秀案例”;《内蒙古红色文化旅游知识库和全景传播平台建设与推广》项目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内蒙古红色文化数字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立项支持。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傅锁根教授应邀做客新华思政“立德树人 强化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直播课程

《内蒙古红色文化数字思政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数字思政精品项目”立项支持


三 创新辐射带动——实践项目联动全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

注重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单位作用,学校联动全区12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计划”,聚焦“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与“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体系构建目标,立足“两件大事”结合各盟市资源特色,分区设定了各地实践教学项目研发主题,开展了全面覆盖的大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了全区联动携手共建的整体格局。立足教案、手绘地图、宣传片、教学手册、师资团队、仿真教学资源等实践研学成果的共建共享,为全区实践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撑。充分发挥“自治区教师研修培训中心”师资培育功能,组织全区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赴代表性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示范课程学习、专题教学研讨和教学资源建设等系列师资能力提升培育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论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全区高校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实践研修班

四 深化主题呈现——实践课程助力思政培根铸魂

  扎实推进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列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生动实践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大学时的殷切嘱托,学校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蒙古红色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实践”开展思政课实践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陆续开发“红色之子乌兰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以库布其沙漠治理为例”“青山烽火——走进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迈向世界乳业科技之都——呼和浩特向未来”等专题实践课程。

学校以实践课程体系为引领,形成了三下乡、思政课程、专业实践、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我心中的思政课等系列实践活动专题,引导学生主动投身“社会大课堂”,将课堂理论在深入北疆大地的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实践动力,奉献青春力量。


推荐新闻

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